在天津河西区诺尔口腔,有位被患者亲切称为"耐心刘医生"的正畸——刘飞飞。从哈尔滨大学毕业后,她跟随国内正畸张栋梁深造,一干就是16年。每天早晨7点半,总能看到她提前到诊室准备器材的身影,这个习惯从她成为口腔医师的第保持今。
刘医生的诊疗台上常年摆着几套特殊的牙齿模型,这是她专门为儿童患者准备的"教具"。有位8岁的小患者因为地包天不敢开口笑,刘医生就用模型演示牙齿原理,边说边比划:"你看,就像小火车慢慢开进隧道,牙齿也会乖乖排队哦。"三个月后,小朋友带着全班合影来找刘医生,照片里咧嘴大笑的模样和初诊时判若两人。
在隐形矫正领域,刘医生的案头总堆着厚厚一叠方案设计图。去年有位准备婚礼的新娘,想要在不影响婚礼形象的情况下矫正牙齿。刘医生为她量身定制了隐形矫正方案,特意将复诊时间安排在周末,甚亲自跟进每一副矫治器的佩戴进度。新娘在婚礼前夜发来消息:"刘医生,今天试戴后一套保持器了,明天终于可以露齿笑了!"
对于复杂的疑难根管治疗,刘医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。她常说:"治牙如绣花,急不得。"曾有位70多岁的老人,辗转多家诊所都没能解决的牙根炎症,刘医生用了三次诊疗,每次将近两小时,像考古学家清理文物般一点点疏通钙化根管。老人后来让儿子送来锦旗,上面"妙手仁心"四个字现在看来依旧鲜亮。
在诺尔口腔的留言本上,关于刘医生的评价出现多的词是"细致"。有患者写道:"刘医生每次调整托槽都会问三遍'疼不疼',比我自己还在意感受。"这种细致源于她系统的训练——从首都大学北腔医院的规范化培训,到每年定期参加的正畸学术会议,她总说:"技术更新太快,不学习就要被淘汰。"
如今,在儿童早期矫治、固定矫治、隐形矫治和疑难根管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刘医生,依然保持着每周研读新病例报告的习惯。但问起从业16年骄傲的事,她说的却是:"去年复诊的一个孩子,现在都上大学了,还留着当年矫正结束时我们拍的对比照。"或许,这正是医者珍贵的成就感——用守护每个患者的笑容,让改变随时间沉淀成故事。
在天津想要找的牙齿矫正医生?不妨到河西区诺尔口腔看看这位"较真"的刘医生。没有夸张的词,只有实打实的16年临床积累;不谈百分百的,但每个方案都经过反复推敲。毕竟,能让牙齿"听话"的魔法,从来都是加耐心的化学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