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看牙,很多人会问:"有没有靠谱的种植牙医生推荐?"今天要介绍的这位马力医生,正是维乐口腔里备受患者信赖的主治医师。从浙江大学口腔临床医学硕士毕业今,他已经在牙科诊疗一线深耕了10多年,尤其擅长处理那些让人头疼的复杂病例。
马医生的从业经历看起来简单却扎实。在浙江大学完成系统学习后,他没有止步于理论知识,而是选择扎根临床。刚开始工作那会儿,经常能看到他加班研究病例的背影。现在聊起这事,他总笑着说:"那时候每完成一例手术,就要把整个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复盘好几遍。"
这种较真的性格让他在牙槽外科、种植修复领域快速成长。现在找他看诊的,有不少是辗转多家医院后的疑难病例。上周就有一位50多岁的阿姨,因为骨量不足被好几家机构拒绝,马医生通过骨增量手术结合即刻种植技术,终于帮阿姨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缺牙问题。
"很多人以为种植牙就是往牙槽骨里拧颗螺丝,其实要考虑的细节多着呢。"马医生边整理器械边说。他接诊过一位长期缺牙导致骨头萎缩的出租车司机,通过CBCT测量骨密度后,采用倾斜植入技术避开了神经管,现在这位司机能吃花生米了。
在维乐口腔的诊室里,马医生的工具台上总摆着各种牙齿模型。他喜欢用这些模型给患者讲解:"您看这颗牙就像房子打地基,骨质好比土壤质量..."没有晦涩的术语,全是生活化的比喻。不少患者反映,经过他讲解后,对自己牙齿情况的理解特别透彻。
前牙区的修复考验医生功力。还记得有个准备拍婚纱照的姑娘,门牙缺损影响笑容。马医生没有简单地套个牙冠了事,而是反复调试瓷贴面的透明度,后做出的牙齿在强光下能看到自然的光晕过渡。新娘后来特意发来婚礼照片,牙齿在镜头前完全看不出修复痕迹。
对于牙齿美白过度导致的敏感问题,马医生有自己的处理心得:"像这种情况我们会先做治疗,等牙体状况稳定了,再用超薄贴面来改善色泽。"他总强调,美学修复不能以牺牲牙齿健康为代价。
在候诊区随机问了几个老患者,发现大家对他的评价出奇一致——"不忽悠、不图快、不怕麻烦"。有位老先生告诉我:"上次种牙前马医生给我讲了40分钟注意事项,连我女儿都没这么耐心。"
这种细致在手术方案设计上尤为明显。对于需要植骨的患者,他会准备3套备选方案;给糖尿病患者种牙前,一定会先确认近期的血糖记录。有次为了确认一个咬合数据,他拉着修复科同事反复调整了5次临时牙。
现在马医生的预约本上,三分之二都是老患者介绍来的新客人。问起这事,正在候诊的阿姨笑着说:"我把他推荐给我跳广场舞的姐妹们,现在我们都管他叫'马班长'。"
聊到给患者的忠告,马医生放下手中的病例本:"首先要破除两个误区——不是越贵的种植体越好,也不是即拔即种适合所有人。"他提醒想种牙的朋友要注意三点:
1. 一定要拍CBCT看骨量情况,光凭肉眼观察很容易误判
2. 慢性病患者要把基础病控制稳定再考虑手术
3. 术后维护比手术本身更重要,要像爱护真牙一样清洁种植牙
临下班时,看到马医生正在电脑前整理当天的病例资料。问他为什么这么较真,他转头指了指墙上"医乃仁术"的字画:"咱们干的活,可都是要跟着病人一辈子的。"这句话,或许就是这位牙科医生好的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