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看牙,很多人的反应是去。而有一位从走出来的正畸,如今已成为齐丽口腔的"牌医生",她就是从业10多年的冯静。说起冯医生,患者们常提到的两个词是""和"耐心"——这位戴着圆框眼镜的女医生,总能用通俗的话把复杂的牙齿问题讲明白。
冯医生的履历很扎实:上海博士毕业,在正畸科深耕13年,2010年还被选派到牙学院进修。现在患者还能在她的诊室里看到英国爱丁堡外的认证证书,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背书。
不过冯医生自己聊起这些经历时,反而更爱说临床中的小事:"在那会儿,要看上百个病人,各种疑难病例都见过。现在在齐丽口腔,能花更多时间和每个患者沟通,反而更能把技术发挥出来。"
很多人以为牙齿矫正就是戴个牙套,冯医生总要不厌其烦地解释:"每个人的咬合关系、牙槽骨条件都不同,有的需要先治疗牙周病,有的要配合种植修复,还有的要考虑面部美学比例。"
上周就有个28岁的女白领来,说自己门牙有点凸。冯医生检查后发现,问题其实出在后牙缺失导致的咬合下沉,单纯做矫正反而会加重问题。后制定的方案是先种牙,再配合隐形矫正,整个过程预计要两年。
"现在大家时间都宝贵,所以我们尽量用数字化技术减少复诊次数。"冯医生提到的iTero口扫仪、3D打印矫正器等设备,在齐丽口腔都是标配。但她也强调,设备再也比不上医生的经验判断。
除了矫正,冯医生在种植牙方面也很有心得。她打了个比方:"就像盖房子,种植体是地基,牙冠是修。有些人只关心牙冠好看不好看,其实核心是医生的植入技术。"
她分享了个:有位50多岁的患者十年前在其他诊所种的牙开始松动,检查发现是当初植入角度偏差导致骨吸收。重新手术时,冯医生采用了即刻负重技术,结合骨增量手术,现在患者用得很稳固。
"不是说贵的种植体就一定好,关键要看是否适合患者的骨质条件。"冯医生建议,做种植牙前一定要拍CBCT确认骨量,有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更要做好评估。
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做贴面、冷光美白,冯医生反而会更谨慎:"有个小姑娘拿着网红照片要做'钢琴白',我检查发现她其实是四环素牙,普通美白根本没用,后做了超薄贴面才解决。"
在冯医生看来,牙齿美容要考虑三个维度:颜色、形态、微笑线。她电脑里存着各种微笑弧度的设计模板,但坚持要患者先试戴临时修复体,"就像买衣服要试穿,牙齿更要试戴才知道合不合适"。
聊到后,冯医生特别提到几个常见误区:
1. 洗牙不会让牙缝变大,那是清理掉的牙结石留下的空间
2. 牙龈出血不是"上火",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
3. 矫正牙齿没有年龄限制,70岁也能做
4. 种植牙也要每天用牙线清洁,否则照样会发炎
现在冯医生在齐丽口腔的预约已经排到两周后,但她仍然坚持每个初诊患者留足半小时沟通时间。用她的话说:"看牙不是工厂流水线,把问题聊透了,治疗才能事半功倍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