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山西大同得生口腔门诊部,总能看到一位戴着眼镜、说话温和的医生在耐心地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案。他就是郭得生医生——一位扎根口腔医疗领域20余年的。从2000年今,郭医生累计完成种植牙手术3000余例,矫正病例超1500例,用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无数患者解决了牙齿困扰。
与其他医生不同,郭得生的诊室里永远备着牙齿模型和示意图。"很多患者对治疗存在恐惧心理,用实物演示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。"这是郭医生坚持了20年的看诊习惯。从基础的补牙、拔牙,到复杂的种植手术和全口修复,他始终保持着对每个治疗环节的严谨态度。
在种植牙领域,郭医生有个"三个确认"原则:术前确认骨骼条件、术中确认植入角度、术后确认咬合关系。去年有位70岁的患者张阿姨,骨量条件较差且患有轻度糖尿病,多家机构都拒绝为她做种植。郭医生通过CT评估后,采用微创即刻种植技术,仅用40分钟就完成了单颗牙种植,术后3天患者就能正常进食。
"医生的价值不在于做多少高难度病例,而在于让普通治疗获得佳。"这是郭医生常对年轻医生说的话。在牙齿矫正方面,他特别关注青少年的咬合发育问题,曾接诊过一名12岁反颌患者,通过早期干预矫正,避免了下颌骨发育异常可能导致的颜面畸形。
牙周治疗是郭医生的另一项专长。他的"四步法"结合药物治疗和激光理疗,使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复发率降低了60%。去年有位长期牙龈出血的患者,经过系疗后再无出血现象,特意送来锦旗表示感谢。
在得生口腔门诊部,郭医生的患者有个共同感受:治疗过程透明,费用清晰。每个方案他都会列出2-3种选择,详细说明不同材料的特性与价格差异。"有些老人舍不得用好材料,我就把普通材质的维护方法说得更仔细些。"这种朴实的医者仁心,让他在当地居民中积累了良好口碑。
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,郭医生每年都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。在他看来,医生的成长没有终点。"20年前我们用锤子敲骨刀做种植,现在有数字化导板;未来还会有更的技术,我们必须要跟上。"这种持续学习的态度,或许就是他保持技术的秘诀。
从业二十载,郭得生医生始终认为,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门户。他提醒大众:牙齿问题要早发现早治疗,不要等到疼痛难忍才就医。定期洗牙不仅能预防牙周病,更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。如今在郭医生的影响下,越来越多的市民养成了每年口腔检查的习惯。
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,郭医生用与真诚搭建起信任的桥梁。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地对每个治疗细节的苛求,而这正是患者需要的医疗品质。正如他常说的:"做好本职工作,对得起每位患者的托付,就是一个医生大的成就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