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牙齿出现剧烈疼痛、冷热敏感甚牙龈肿胀时,很可能牙髓已经出了问题。牙体牙髓病治疗到底是什么?是否需要做根管治疗?治疗后牙齿还能用多久?今天我们就来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。
简单来说,当牙齿龋坏太深、外伤或裂纹导致细菌侵入牙髓(牙齿内部的神经和血管组织),就会引发炎症。早期可能只是短暂酸痛,但如果放任不管,牙髓坏死、根尖发炎甚颌骨感染都可能发生。
常见症状包括: - 夜间自发性疼痛 - 咬合时明显不适 - 对冷热刺激持续敏感 - 牙龈起脓包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,建议尽快就医检查。
根据病情轻重,治疗方式主要分两种: 1. 直接盖髓治疗:适用于轻微露髓的情况,医生会用生物材料覆盖暴露的牙髓,促进修复。 2. 根管治疗:当牙髓感染或坏死时,需要清理根管内的感染组织,消毒后填充封闭。
很多人听说根管治疗就害怕,其实现在有了显微根管技术和麻醉,过程远比想象中轻松。
标准流程一般需要2-3次就诊: 1. 开髓引流:钻开牙冠释放压力,立即。 2. 清理根管:用精密器械清除感染牙髓,并用消毒液冲洗。 3. 根管填充:用生物相容性材料严密封闭根管,防止再感染。 4. 牙冠修复:治疗后牙齿变脆,建议做全冠保护延长使用寿命。
全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,痛感与普通补牙相近。现代设备还能通过数字化扫描测量根管长度,大幅提升治疗性。
这是患者常问的问题。事实上,经过规范治疗的牙齿: - 5年保存率超过90% - 10年保存率约80% 关键取决于两点: 1. 根管填充是否 2. 是否及时做牙冠保护 定期复查和良好口腔习惯同样重要。
误区1:“抽完牙神经牙齿就死了” :牙齿的营养主要来自周围组织,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仍然有感知功能,能正常咀嚼。
误区2:“治疗一次就能完成” :复杂病例可能需要多次消毒,强行缩短疗程反而容易失败。
误区3:“不痛就不用治” :慢性炎症可能无症状,但会持续牙槽骨,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关键。
记住这3点: 1. 每年洗牙+检查,小洞早补 2. 避免用牙齿开瓶盖、咬硬物 3. 夜间磨牙者需佩戴咬合垫
如果已经出现牙髓症状,建议选择有显微根管设备的正规医疗机构。现代牙髓治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,及时干预完全可能保住天然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