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时,许多家长才惊觉忘了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。儿童口腔问题远比想象中普遍——据中华口腔医学会数据显示,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%,这个数字背后,是无数因牙痛失眠的夜晚、因蛀牙耽误的营养吸收。作为从业十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想和各位家长,如何用对方法让孩子远离牙科治疗椅的恐惧。
很多家长认为"乳牙坏了没关系,反正要换恒牙",这个观念需要改变。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,提前脱落的乳牙会导致恒牙排列不齐。还有些家长让孩子含着奶瓶入睡,殊不知"奶瓶龋"正是这样形成的。更常见的是,很多家庭给孩子买的牙刷像玩具一样柔软,根本无法有效清洁牙齿。
我见过令人痛心的,是一个6岁孩子满口黑牙,只能全麻下治疗。其实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早期预防避免,关键是要掌握科学方法。
0-3岁:从颗乳牙萌出就要开始清洁,用纱布蘸温水轻拭牙面。1岁后可以预约次牙科检查,医生会教您正确的清洁手法。
4-6岁:这个阶段孩子喜欢模仿,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刷牙。选择刷头小巧、刷毛适中的儿童牙刷,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就够了。要特别注意后槽牙的清洁,这里是蛀牙高发区。
7-12岁:恒牙陆续萌出,建议每半年做一次涂氟和窝沟封闭。这个时期孩子自主性强了,但要他们刷牙是否到位,很多孩子刷牙时间不到30秒。
很多家长自己就有"牙科恐惧症",这种情绪很容易传递给孩子。建议选择的儿童牙科诊所,那里通常有温馨的装饰和耐心的医生。可以提前通过绘本、动画让孩子了解看牙过程,比如《鳄鱼怕怕牙医怕怕》就是的启蒙书。
治疗时不要说"一点不痛"这种不诚实的话,而是解释"可能会有点凉凉的感觉"。完成后可以准备小奖励,但不要用甜食。记住,预防永远比治疗轻松——定期检查的孩子,往往只需简单清洁就能回家。
当孩子出现持续牙痛、牙龈出血、牙齿发黑、磕碰导致牙齿松动等情况时,建议48小时内就诊。特别是新萌出的恒牙受伤,及时处理能大大提高保留概率。如果孩子抗拒治疗,现在很多机构舒适化诊疗方案,家长不必过分焦虑。
后想提醒,孩子的口腔健康是一场需要全家参与的持久战。从控制零食频率(集中时间吃比分散吃伤害小),到每季度更换牙刷,这些细节累积起来就是好的防护网。下次孩子露出灿烂笑容时,希望那口健康的小白牙能成为你们共同的骄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