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很多人问:"刷牙出血是不是上火?牙龈肿痛怎么办?"其实这些都可能是牙周病的信号。牙周病作为口腔常见疾病,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,等到牙齿松动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略的口腔健康问题。
简单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。我们的牙齿并不是孤零零地长在牙槽骨里的,牙龈、牙槽骨、牙周膜等组织共同构成了牙齿的"地基"。当这些组织发生病变,就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
很多人以为牙周病就是牙龈炎,其实牙龈炎只是牙周病的早期阶段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炎症会逐渐向深部发展,终牙槽骨,这时候就发展成为牙周炎了。
1. 牙龈出血:这是早出现的症状,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容易出血,很多人误以为是"上火"。
2. 牙龈红肿: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、质地坚韧的,如果变得暗红、松软、肿胀,就要警惕了。
3. 口臭:牙周袋内的细菌会产生异味,即使用漱口水也难以消除。
4. 牙龈退缩:随着病情发展,牙龈会逐渐萎缩,牙齿看起来越来越长。
5. 牙齿松动:这是比较的症状,说明牙槽骨已经遭到。
主要原因有三个:
一是口腔卫生不到位。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齿表面,其中的细菌会刺激牙龈引发炎症。
二是吸烟。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龈循环,降低局部抵抗力。
三是全身因素。糖尿病、内分泌失调等疾病也会增加患病风险。
1. 正确刷牙:每天少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。建议使用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。
2. 使用牙线:仅靠刷牙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牙缝需要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。
3. 定期洗牙: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洁治,清除牙结石。
4. 戒烟限酒:烟草和酒精都会加重牙周组织的损伤。
5. 均衡饮食: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,少吃粘性甜食。
早期治疗很关键,方法包括:
基础治疗:即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,俗称"深层洁牙"。
手术治疗:对于中重度牙周炎,可能需要进行牙周翻瓣手术。
修复治疗:对于已经松动的牙齿,可以考虑固定或种植修复。
需要注意的是,牙周病治疗后需要终身维护,定期复查很关键。就像高血压、糖尿病一样,牙周病也是一种慢性病,需要长期管理。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。实际上洗牙只是清除了牙结石,牙缝本身就已经存在。
误区二:牙齿不疼就不用看牙医。牙周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疼痛感,等到疼的时候就晚了。
误区三:年纪大了掉牙是正常的。健康的牙齿是可以陪伴我们终生的,掉牙多是牙周病导致的。
后提醒大家,如果出现牙龈出血、口臭等症状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。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是关键,不要等到牙齿松动才后悔莫及。毕竟,保护好天然牙齿才是经济、健康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