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困扰我国90%成年人的口腔疾病,牙周病就像沉默的牙齿,早期不痛不痒,等出现牙齿松动时往往已错过佳治疗时机。
阶段:牙龈炎
刷牙出血、口臭是典型表现。此时炎症仅停留在牙龈边缘,通过洁牙和正确刷牙就能完全逆转。可惜很多人误以为是"上火",错过黄金干预期。
第二阶段:早期牙周炎
牙龈开始萎缩,牙缝变大,冷热敏感症状出现。X光片能看到牙槽骨轻微吸收,但日常容易被当作普通牙齿敏感处理。
第三阶段:中重度牙周炎
牙齿明显松动、移位,甚自动脱落。此时牙槽骨已吸收超过1/3,需要复杂的牙周手术治疗,且治疗有限。
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龈线附近,其中的细菌会产生,逐渐侵蚀牙周组织。1毫克牙菌斑含有上亿细菌,相当于马桶圈的细菌密度。不正确的刷牙方式、吸烟、糖尿病等因素都会加速这个过程。
1. 观察牙龈颜色:健康牙龈呈淡粉色,发炎时呈现鲜红或暗红色
2. 用棉签轻压牙龈:正常牙龈质地坚韧,病态牙龈柔软易出血
3. 检查牙齿排列:突然出现牙缝增大或牙齿移位
4. 感受口腔气味:持续口臭可能提示牙周感染
正确刷牙:建议使用巴氏刷牙法,牙刷倾斜45度对准牙龈沟,每次不少于3分钟。电动牙刷清洁效率比手动高30%。
定期洁牙:即使认真刷牙,每年也需要1-2次洁牙清除牙结石。超声波洁牙不会损伤牙釉质,洗牙导致牙缝变大是误区。
使用牙线:牙刷只能清洁60%牙面,牙线能清除邻面菌斑。建议选择膨胀型牙线,使用时呈"C"形包绕牙齿。
控制全身疾病:糖尿病患者牙周病风险高3倍,高血压药物可能引起牙龈增生。良好的全身健康状况能降低牙周病风险。
及时就医:发现牙龈出血持续两周以上,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早期治疗费用仅需几百元,拖延到晚期可能花费上万元。
Q:洗牙能治好牙周病吗?
A:洁牙只能解决牙龈炎阶段问题,已发生骨吸收需要做龈下刮治等治疗。
Q:治疗会很痛吗?
A:现在采用麻醉技术,治疗过程基本无不适。术后轻微敏感3-5天会自行消失。
Q:松动的牙齿能吗?
A:轻度松动通过治疗可以稳固,重度松动可能需要拔除后种植修复。
孕妇激素变化易引发"妊娠期牙龈炎",建议孕前做好口腔检查。青少年正畸期间要特别注意清洁托槽周围。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牙周探诊检查。
记住:牙龈出血不是小事,牙齿脱落也不是必然的"老年病"。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,定期检查,大多数人可以终生保持自己的天然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