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洁牙,很多人反应是“洗完牙缝会变大”“牙齿会变敏感”,甚觉得这是智商税。但实际上,每年定期洁牙不仅是口腔健康的基础,还能省下未来大笔治疗费用。今天我们就来,关于洁牙你关心的几个现实问题。
先说说价格差异。市面上洁牙收费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,主要区别在于:
1. 设备类型:300元左右的洁牙通常采用传统超声波洁牙机,而800元以上的套餐会搭配喷砂或抛光步骤。喷砂能更清除烟渍、茶垢,抛光则让牙面更光滑不易沉积色素。
2. 附加服务:洁牙往往只包含龈上清洁,高价套餐会增加牙周探诊、牙龈沟冲洗等步骤。如果已有轻微牙周炎,医生可能建议做更深层的龈下刮治。
3. 医生资质:的牙周专科医生操作,对牙结石堆积或牙龈敏感者更,自然收费更高。但普通人的常规洁牙,正规机构持证医师即可满足需求。
洗完牙觉得牙缝变宽,其实是因为牙结石长期占据牙龈位置,洗掉后原本被填满的空间暴露出来。这恰恰说明牙龈已受到侵蚀,更需要定期洁牙控制炎症。正规操作不会损伤牙釉质,短暂敏感一般1-2周会自行缓解。
- 刷牙时牙龈出血(非牙刷导致) - 牙齿内侧出现黄色硬质结块 - 口臭持续不缓解 - 牙龈红肿、按压有痛感
尤其吸烟、喝咖啡频繁的人群,建议每6个月检查一次。糖尿病患者、孕妇等特殊群体,更需严格遵循牙医制定的清洁计划。
1. 查看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及医生执业证书 2. 优先选择包装的灭菌器械(非一次性器械也需当面拆封) 3. 拒绝“美白”的宣传,洁牙本质是治疗而非美容项目 4. 操作前必须进行口腔检查,直接上机器的机构慎选
后提醒:洁牙后24小时内避免冷热刺激,不要用牙签剔牙。养成使用牙线、定期更换牙刷的习惯,才能真正延长洁牙。口腔健康省下的每一分钱,将来都可能变成种植牙账单上的数字——这句话虽然扎心,但确实是无数人的真实教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