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带孩子去做口腔检查了吗?很多家长觉得乳牙迟早要换,出了问题也不用管。这种想法其实大错特错。儿童牙齿健康不仅关系到吃饭说话,更会影响面部发育。今天就来说说家长该重视的三种儿童牙齿问题。
幼儿园体检数据显示,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超过70%。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牙齿发黑也不着急,总觉得换牙就好了。实际上,乳牙蛀烂可能损伤下方恒牙胚,导致新牙长歪或釉质发育不全。
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,发现浅龋及时补牙。后牙可以做窝沟封闭,把容易藏污纳垢的沟缝保护起来。如果已经出现牙洞,哪怕不疼也要处理,否则可能引发根尖炎症影响恒牙。
经常有家长问:"孩子换完牙再矫正不行吗?"其实7-9岁是干预牙齿畸形的关键期。这个阶段颌骨还在发育,通过简单的矫治器就能引导牙齿走向,避免日后拔牙矫正。
要特别注意这些情况:地包天建议4岁就开始干预;长期咬手指可能导致开颌;口呼吸会造成龅牙。早期矫正就像给小树苗整形,比长歪了再掰直容易得多。
小朋友玩耍摔断牙齿的情况很常见。如果是整颗牙脱落,要捏住牙冠部位(别碰牙根),用生理盐水或牛奶冲洗后,立即放回牙槽窝。实在不会操作,就把牙齿泡在牛奶里,30分钟内赶到医院。
磕掉的牙齿碎片也不要扔,现在有断牙再接技术。就算没明显损伤,也建议拍片检查是否伤及牙神经,有些问题要过段时间才会显现。
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。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,6岁前家长要帮孩子刷牙。少吃黏性零食,吃完及时漱口。建议每半年涂氟一次,就像给牙齿穿防护服。
特别提醒:不要用饮料哄孩子睡觉,夜间唾液分泌减少,糖分整晚腐蚀牙齿。乳牙健康是给恒牙好的礼物,从小养成好习惯,孩子受益终身。
次就诊建议选上午,孩子配合度更高。提前用绘本讲解看牙过程,避免说"不打针"这类暗示性语言。治疗时可以握着孩子的手,但不要过度安抚反而加重紧张情绪。
如果孩子特别抗拒,可以考虑镇静,性很高。治疗后及时表扬,建立积极记忆。记住,家长淡定的态度就是孩子好的镇定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