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,我牙上这个黑点需要处理吗?"这是诊室里常听到的提问。那个米粒大的小黑洞,可能正在悄悄吞噬你的牙齿健康。龋齿填充不是简单的"补牙",而是阻止牙齿崩塌的步防线。
当牙釉质出现个0.5mm的缺陷时,细菌就有了的"单身"。它们24小时分泌酸性物质,以每天0.2mm的速度向牙髓进军。很多人误以为"不疼就不用管",实际上疼痛出现时,细菌可能已经攻陷牙髓,普通的补牙就要升级为根管治疗了。
临床数据显示:早期龋齿填充的五年保存率高达92%,而拖到出现牙髓炎症状才处理的牙齿,直接腰斩。那颗被忽视的牙齿,终可能面临拔除的命运。
走进诊室前,你需要知道这些:
1. 树脂填充:前牙救星。可以匹配天然牙色,强度足够应对日常咀嚼。特别适合门牙、侧切牙等显眼位置,连牙医都要凑近才能发现修补痕迹。
2. 玻璃:儿童。会持续释放氟化物,给牙齿穿上"防弹衣"。虽然美观度稍逊,但对正在换牙的孩子特别友好。
3. 嵌体修复:大缺损的定制方案。就像给牙齿戴上骑士盔甲,用陶瓷或黄金量身定制修复体,比直接填充更耐用。
别再被老一辈的"电钻恐惧"吓住。现代技术让整个过程像做SPA:
- 表面麻醉凝胶先让牙龈"睡着"
- 比头发丝还细的针头缓慢推注麻药
- 橡皮障隔离让操作更
- 纳米级树脂一层层雕刻成型
- 后用特殊光源3秒固化
全程20-40分钟,看完两集短视频的时间,就能告别那个烦人的黑洞。
"补过的牙迟早要掉":偷换概念!牙齿损坏是龋齿发展的结果,不是治疗的后果。就像伤口包扎不会导致感染恶化一样。
:2015年世卫组织早已澄清,固化后的银汞合金释放的汞蒸气量,比吃金枪鱼摄入的还低。当然,现在有更多美观选择。
"孕期不能补牙":孕中期(4-6个月)反而是处理龋齿的黄金期,放任感染才对胎儿更危险。
1. 避开"24小时":填充后第避免啃硬糖、开瓶盖等暴力操作,给材料充分固化时间。
2. 牙刷要"挑食":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用画圈的方式清洁填充体边缘,这个地方容易藏污纳垢。
3. 每年一次"年检":就像汽车保养,让医生检查填充体边缘是否密合,及时处理微小裂隙。
牙齿上的每个小黑洞,都是细菌向我们下的战书。及时科学地处理,才能守住这道健康防线。记住:好的补牙时机是发现龋齿的第,其次是现在。